在你的印象里,馴鹿的第一次出現是不是伴隨著圣誕老人的童話傳說?它們載著我們的圣誕禮物從北方踏雪而來,給我們一個美好的童話夢。而現實生活里的馴鹿,在環北極地區有著極廣泛的分布。但是在中國,只有大興安嶺北部才有。
居住在根河市敖魯古雅河畔的鄂溫克人,是鄂溫克族最遠最神秘的一個支系,也是中國唯一飼養馴鹿的民族。目前敖魯古雅使鹿部落的人口僅290人,現今分散保留的8個獵民部落飼養著中國唯一的1200頭馴鹿種群。他們以飼養馴鹿和狩獵為生,每年隨著鹿群的覓食而不斷遷徙。馴鹿是他們主要的交通工具和經濟來源,更是民族符號和象征。在1400多年的歷史發展中,敖鹿古雅的鄂溫克人就這樣與馴鹿相伴。過著半定居半游獵的生活,被稱為中國最后的狩獵部落。
“我從小就盼著有那么一天,馴鹿的頭數能一下子多起來。出嫁的時候,家里給了我6頭馴鹿做嫁妝,在當時已經算相當好了,好多姑娘都沒有鹿作嫁妝。40多歲時,是我的鹿最多的時候,多得怎么抓都抓不過來。”
——瑪利亞?索
瑪利亞?索是使鹿敖魯古雅使鹿部落最后一任女酋長,她從小在激流河邊出生,從能牽馴鹿開始,就跟著父母出去打獵,幫著喂鹿。有了馴鹿,鄂溫克人才能過得踏實。家里如果飼養著一匹馴鹿,那可是全家的寶貝。隨著生活模式的改變,“狩獵”已經逐漸被時代所淘汰,敖魯古雅鄂溫克人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3年為了改善他們的生產生活條件,根河市人民政府將他們搬遷到山下,從事馴鹿和旅游業。
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大森林里的鄂溫克人離開了古老生態的森林生活,但是他們和馴鹿的世代緣分卻在延續。古老的敖魯古雅使鹿部落至今仍在這里,守護著鹿,守護著這傳承千年的“使鹿”文化。
如今想來感受使鹿部落的原生態風情可以來敖魯古雅使鹿部落景區 敖魯古雅鄉位于根河市西郊北4公里處,緊鄰S301國道,西鄰西烏氣亞河,是中國最后一只狩獵民族鄂溫克族的聚居地。景區分為民俗園與原始部落。 民俗園中包括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博物館、鄂溫克獵民居住區、帳篷演繹廣場、篝火晚會廣場等;原始部落包括樹屋酒店、撮羅子酒店、馴鹿苑、薩滿山等。
相關產品:內蒙古 標簽:敖魯古雅最后的使鹿部落 內蒙古旅游新聞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