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戰以來,柬埔寨可以說是東南亞各國中政權更迭最多次,也更換過最多次國旗的國家。但是不論國旗如何地更換,象征著古代高棉王朝的吳哥窟(Angkor Wat)一直是柬埔寨國旗最主要的標志。
現行的柬埔寨國旗自1948年開始使用,一直到1970年西哈努克(Norodom Sihanouk)被當時的首相朗諾(Lon Nol)推翻后,有長達23年的時間未被采用。一直到1993年6月由于親王室的政黨贏得全國大選,并在年底制訂新憲法恢復君主制,才再度使用現行的國旗。
國旗中的兩條藍色是代表王室,同時也代表著自由、合作與同胞情;中間紅底代表的是人民,利用類似鮮血的顏色來象征人民的勇敢;中間的白色吳哥窟除了是文化象征之外,白色也代表小乘佛教以及團結、正義與文化傳承。此藍、紅、白的三配色與意涵自1860年代起就已經使用,也讓之后不論國旗怎么換,都不出這三種基本配色。
由于西哈努克政府允許越共在北邊的柬越邊境活動,因此時任首相的朗諾推翻了君主政體,建立了親美國的「高棉共和國」(Khmer Republic)。不過由于高棉共和國與鄰近的越南關系惡劣,因此趁著1975年爆發柬越戰爭之際,波爾布特(Pol Pot)所率領的赤柬(Khmer Rouge)進入柬埔寨,并于1976年1月成立「民主柬埔寨」(Democratic Kampuchea),展開為期三年多的恐怖統治。
民主柬埔寨的國旗。底色改成共產主義的紅色底,并將吳哥窟圖形簡化以黃色放在中央。
1979年,在蘇聯與越南的扶持下,韓桑林(Heng Samrin)所率領的柬埔寨人民革命黨攻入金邊,成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Kampuchea)。但由于該政府在國際上被認為是傀儡政權,因此國際上所承認的柬埔寨政府仍是赤柬的民主柬埔寨。隨著東歐共產世界的式微,柬埔寨人民共和國為了爭取國際承認,1989年更改國名為柬埔寨國(State of Cambodia),同時也修改國旗,意圖沖淡其共產主義色彩,但效果不彰。
柬埔寨人民共和國于1979─1989間所使用的國旗,不為國際上所承認。保留了前一代國旗的基本設計,但是將吳哥窟由三塔改為五塔,同時尖塔造型則較為有棱有角。
隨著越軍撤出柬埔寨以及柬國政府希望尋求國際支持,聯合國依據安理會745號決議成立了為期一年的「聯合國柬埔寨臨時權力機構」(United Nations Transitional Authority in Cambodia),協助柬埔寨重建、審判赤柬要員,以及監督辦理1993年的國會大選。同時制訂了以聯合國淺藍色為底的聯柬時期國旗:圖正中央為柬埔寨國土,上面以高棉語寫著「柬埔寨」之國名。
1993年5月,支持王室的拉那烈(Norodom Ranariddh)與左派的洪森(Hun Sen)組成聯合政府,并于年底制憲恢復君主制,迎回西哈努克國王擔任國家元首,并將國旗改回自1970年起停止使用的現行國旗。
相關產品:柬埔寨 標簽:柬埔寨國旗的演變歷史 柬埔寨旅游攻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