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丹縣旅游產業開發工作緊緊圍繞縣委“1255”總體思路,不斷深化改革創新,著力推動旅游全域發展,實現由“景點旅游”向“城市旅游”的轉變,旅游綜合效益顯著提升。1-7月,全縣共接待縣內外游客達178.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9.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和27%,直接和間接就業人員達3萬多人。
首先,在指導思想上努力推動三個根本轉變。即空間布局由單一的景點向多點支撐、全域延伸轉變,產業發展由傳統觀光旅游為主向休閑度假為主轉變,結構類型由單一業態向多業深度融合轉變,大力推進“旅游+”,放大旅游業的綜合帶動效益。
其次,在產業空間上構建“四大融合發展區”。一是“大佛寺—祁店—城市新區”融合發展區。依托大佛寺景區,建設祁店水庫環湖棧道,打造祁店絲路驛站印象文化旅游產業觀光園,拓展南北休閑度假集群和東部新城紅色旅游、旅游特色街區和生態農業觀光旅游集群,實現一體化融合發展。二是“焉支山—皇家馬場”融合發展區。通過實施大景區建設,著力打造焉支山—皇家馬場5A級旅游景區,完成重點景區一級旅游公路貫通,提升景區接待能力,發展生態養生旅游產業鏈。三是“艾黎文化—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依托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博會,加快推進艾黎新西蘭國際旅游度假村建設項目,建成甘肅培黎職業技術學院、艾黎紀念館、紅西路軍山丹戰役紀念館等“七館”項目和艾黎文化產業園,促進國際交流合作。四是“長城沿線—新河驛—硤口古城”融合發展區。依托長城文化,加快建設新河驛長城服務區,規劃建設漢明長城(硤口古城)絲路小鎮,扶持發展長城偉業生態觀光園,打造長城邊塞文化、河西走廊農耕文化、西域游牧民族文化展覽體驗館和漢明長城攝影基地、自駕游房車基地、長城露營基地等。同時,通過四大融合發展區,帶動霍城東灣湖水庫風景區、李橋鄉高廟村、大馬營中河村和磨灣村等特色資源開發和鄉村旅游發展,開展城鄉旅游互動和旅游惠民工程,使之成為山丹旅游的新空間和新熱點。
相關產品:山丹軍馬場 標簽:山丹全域旅游游客量創新高 山丹旅游資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