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2017年第一季度接待國內外游客597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44.52億元,接待國內游客590.9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4.25億元,同比增長190.72%和99.21%,接待出入境游客6.08萬人次,同比增長36.3%。
4月18日,2017年第一季度
寧夏旅游經濟分析會在
銀川召開。會上,自治區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徐曉平總結寧夏旅游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并做第二季度工作安排,自治區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張仁漢發布2017年第一季度寧夏旅游經濟數據,五市旅游局(委)負責人介紹本地第一季度旅游經濟發展和投資情況,寧夏旅游投資集團、六盤山旅游扶貧試驗區管委會、中華回鄉文化園、紅寶集團、六盤山滑雪場等5家旅游企業代表進行交流發言。區、市、縣(區)旅游行政主管部門、寧夏旅游投資集團、4A級以上景區、星級旅行社、旅游新業態及星級農家樂等旅游企業負責人70多人參加了會議。自治區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萬學道主持會議。
會議分析了2017年寧夏旅游經濟運行情況,第一季度全區共接待國內外游客597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44.52億元。其中,接待國內游客590.9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4.25億元,同比增長190.72%和99.21%,接待出入境游客6.08萬人次,同比增長36.3%。通過分析對比主要特點:“過夜游”增幅明顯;旅游景區接待再創新高;家庭自駕游為首選旅游方式,占總出游比例的64.88%;銀川市實現旅游收入占全區六成,共接待國內游客309.73萬人次,占全區接待總人數的52.41%,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6.01億元,占全區國內旅游收入的58.77%。
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和對外開放的深入,旅游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的條件日益成熟。寧夏旅游圍繞“全景、全業、全時、全民”的要求,大力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區),積極開展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十百千萬工程,實施全域旅游三年行動計劃。通過豐富旅游產品體系,創新旅游業態,延伸旅游產業鏈,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優化旅游發展環境,形成“人人都是旅游形象,處處都是旅游風景”濃厚氛圍,旅游業發展駛上了快車道。
2017年作為全域旅游攻堅之年,自治區黨委政府出臺《寧夏“十三五”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圍繞 “一核兩帶三廊七板塊”,通過“全域化空間布局、全體驗產品體系、全鏈條產業集聚、全域交通暢達網絡、全覆蓋公共服務體系及全媒體營銷網絡”,把寧夏當作一座城、當作一個大景區來經營開發。為了進一步加大“引客入寧”力度,制定了涵蓋了包機、專列、市場拓展等獎勵項目的《“引客入寧”旅游項目以獎代補管理辦法》,多批次組織寧夏旅游促銷團到各地宣傳解讀,對接邀請旅行商“引客入寧”,廣邀海內外游客共享寧夏全域旅游發展成果,推動寧夏旅游經濟實現井噴式增長。
徐曉平主任總結了寧夏旅游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并對第二季度工作進行安排。下一步,要狠抓規劃,在頂層設計上實現新提升。結合自治區空間規劃,加快編制完成《寧夏全域旅游發展中長期總體規劃》,統籌推動落實《寧夏全域旅游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寧夏“十三五”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加快“一核、兩帶、三廊、七板塊”開發建設。要狠抓典型,在示范引領取得新進展。首批“一市五縣”示范市縣創建單位,要切實發揮全域旅游領頭雁作用,引領帶動其他市縣逐步分批創建,形成以點帶面、梯次推進的良好局面。要狠抓投資,在項目建設上實現新突破。科學合理配置全區旅游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抓好東部環線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打造寧夏一號旅游風景大道,夯實全域旅游發展基礎,盯緊抓牢天山海世界·黃河明珠等5個自治區重點建設項目,充分利用施工黃金期,合理倒排工期,確保按照進度有序推進,完成全年投資計劃。要狠抓“旅游+”,在產業融合上取得新實效。充分發揮“旅游+”的綜合帶動功能,全面推進旅游與農業、林業、文化、科技、體育、養老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推動賀蘭縣四十里店等10個特色旅游產業示范村建設,推動鄉村旅游提質增效。要狠抓營銷,在市場開拓上取得新發展。按照中阿博覽會總體方案,加快推進中阿旅行商大會各項籌備工作,要全力辦好寧夏旅游商品文創季主題活動、“沙與海對話”等大型旅游宣傳活動,持續精準對接重點客源市場,進一步加快“走出去、請進來”步伐。要狠抓服務,在市場治理上取得新躍升。繼續深入實施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十百千萬”工程,不斷提升旅游服務水平。要狠抓安全,在優化環境上構筑新網絡。隨著旅游旺季的到來,要有針對性的開展旅游安全大檢查活動,加強對大型旅游節慶活動的安全管理,全力構筑一張安全防護網。
相關產品:沙湖 沙坡頭 水洞溝 賀蘭山巖畫 鎮北堡影視城 標簽:寧夏旅游經濟分析會銀川召開 銀川旅游新聞 打印